可持续创新问题清单
持续扩充中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可持续创新项目追随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鼓励学生为全球目标6、7、9、11、12、13、14、15做出贡献。
Clean Water and Sanitation
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
Industry, Innov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for the goals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Climate Action
Life Under Water
Life on Land
使用新型的材料
发现和尝试使用一种更高效的材料
使用可循环、可重复利用的材料
通过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节约成本
废品的再利用
利用一些废弃的物品经过创造重新投入使用
减少能量的浪费
使用创新的工程设计来减少特定环节的能量消耗
使用环保材料
通过自然环保的材料替代有污染性质的工业材料
提升废品回收效率
通过流程的设计和优化,是特定的废品回收更有效率
提升公众参与
通过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节约成本
提升产品的易用性或使用成本
对现有的一些产品进行设计改良,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检测
通过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节约成本
让设备变得更加智能
通过数字化电路、程序和互联网让相关设备变得更加智能
杭州西溪湿地-外来植物入侵控制策略评估研究及优化方案
Xixi Wetland, Hangzhou - Evaluation Study on Control Strategies and Optimization Plan for Invasive Alien Plants
上海-根除崇明岛东部泥滩上的入侵物种互花米草
The Eradication of the Invasive Species of Mutual Flowering Rice Grass from the Mudflats of Eastern Chongming Island
钱塘江-基于模拟能量分析的潮汐发电可持续性研究
Qiantang River - Sustainability Study of Tidal Power Generation Based on Simulated Energy Analysis
北京-学校游泳池创新项目
Beijing/Shanghai/Guangzhou/Shenzhen - School Pool Innovation Projects
广州-解决装饰中噪音和灰尘的新方法
Guangzhou- A Novel Way to Solve Noise and Dust in Decoration
深圳-解决声音污染问题的集音装置
Shenzhen - Sound Collection Devi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Noise Pollution
渤海-消除水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创新项目
Bohai Sea - Innovative Project for Eliminating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Water
重庆-水力压裂提取页岩气
Chongqing - Hydraulic Fracturing Extracting Shale Gas
济南-采石场周围水环境调查及改善
Jinan - Investig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around the Quarry
呼和浩特-使用风能时应考虑的因素及创新运用方案
Huhhot - Consideration and Innovative Solutions in Usage of Wind Power
西双版纳-利用诸如神经网络之类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野生生物跟踪和痕迹识别
Xishuangbanna - Wildlife Tracking and Trace Identification by Mea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uch As Neural Network
合肥-通过半透膜进行污水处理
Hefei - Sewage Treatment Through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海口-针对土壤酸化的分级智能调控
Haikou - Grading intelligent regulation aiming at soil acidification
南京-关于回收外包装上的包装胶带的报告
Nanjing - Report on the Recycling of Packaging Tape on the Outer Packaging
西安-优化校园内绿化的方案
Xi'an - Programs for Optimizing Green Area on Campus
成都-改善小区光污染的方案
Chengdu - Programs for Improving Light Pollution in the Community
广州-所在小区周围水污染治理的创新思路
Guangzhou - Innovative Ideas for Water Pollution Management Around Communities
南宁 -改善校园周围餐饮店的食物浪费
Nanning - Improving Food Waste at Restaurants Around Campus
苏州-校园内的空饮料瓶处理方案
Suzhou - Program for Disposing Empty Beverage Bottle on
Campus
厦门-小区附近的流浪猫与生态环境的平衡治理方案
Xiamen- Balanced Management Plan for Stray Cat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ound Communities
乌鲁木齐-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Xiamen- The Balance Between Energy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DGs 11/12/13
禁止货车进城对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from 昆明环保科普协会
各地陆续推出禁止货车进城的管理办法,禁行限行目的是维护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但在实际中,禁止货车进城对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还需进一步研究。
SDGs 7/11/12/13
如何应对柴油车排出的黑烟?
from 昆明环保科普协会
柴油车黑烟问题,在很多地区普遍存在,它一方面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加剧气候变暖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
SDGs 13/14/15
如何推广食农教育?
from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食农教育,可从狭义与广义两个层面来定义。狭义的食农教育指的是一种体验教育的过程,它是透过学习者与农业及食物的生产者互动,认识在地农业,建立正确选择食物的方式,以及学习由农业和食物所形成的在地饮食文化的过程。
SDGs 9/11/12/13
如何解决网络购物中的商品过度包装问题?
from Song Hanze, 深圳市厚德书院
每年网购的狂欢节各家平台都会为自己创下新纪录的交易量而欢呼,但年复一年增长的物流量背后被忽视的则是网购过程中惊人的包装垃圾。胶带、纸箱、包装袋、塑料薄膜、泡沫颗粒,商家和物流服务商们毫无节制地使用各种手段来将商品层层包裹。与此同时,“包装竟然如此简陋”的差评和“商家包装十分用心”的好评也构成了来自消费者的无形压力,助长了网购包装中的探底竞赛。本项目希望引导学生讨论商家、消费者、网购平台等多方在这一环境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并通过理解各方行为动机模式来给出可能的降低网购中过度包装现象的方案。
SDGs 7/11/12/13
如何设计有效的社区厨余堆肥参与机制?
from 乐活(广州)生态环境科技
城市家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厨余,在被有效分拣处理后,厨余能转化为肥料,回归土壤。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社区参与到社区厨余堆肥当中。请思考如何能让社区居民自愿进行厨余分类,并参与到社区厨余堆肥当中?
SDGs 7/9/11/13/14/15
如何基于生物多样性、实用性、和美观的角度设计一个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城市社区花园?
from 乐活(广州)生态环境科技
城市社区园林设计往往千篇一律,除了景观作用以外,我们很难再找出其它的价值。如何结合在地社区气候、生物多样性和居民实用性角度设计社区花园,成为现阶段国内外社区设计的新趋势。新的设计思路能赋予居民更多的参与感和连结感,并在未来城市社区面临环境冲击时能有效抵抗冲击。
SDGs 6/7/9/11/13
以城市社区(公寓型)为单位,如何设计在地的水获取/回用/净化的方案?
from 乐活(广州)生态环境科技
城市用水问题一直十分严峻,能供被人们利用的干净水源正在不断减少,而另一方面,南方城市在夏季常常遭遇水涝。如何能够有效避免城市内涝,有效截取和再利用水源,将问题视为资源,将会成为实现城市社区可持续的一个重要课题。
SDGs 7/9/11/12
结合中国的社会需求、环境问题以及英特飞的产品特性,如何设计一项具有多重(环境、社会、商业)效益的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项目?
from 英特飞模块地毯公司
从企业慈善活动(philanthropy)到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到企业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企业需要逐渐将社会、环境等非财务因素纳入到公司的战略决策考量中,以应对当下和未来的环境、社会、政治等多重不定因素的影响,以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有可能成为雪中送炭。英特飞公司在东南亚及其他地区已进行着具有多重(环境、社会、商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在中国所面临的环境社会问题的场景下,请建议一项与英特飞产品(主要为模块地毯)特质有关联、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项目。
SDGs 9/11/12/13/14/15
寻找即食食品(如煎饼、油条)一次性塑料包装的最佳替代产品,请详述解决办法及可行性方案(包括材质样式设计、市场推广前景、实用性特点等)
from 野生救援(Wild Aid)
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每年有8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如果这一趋势无法改变,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总重量将超过鱼类。而在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塑料产品当中,大约50%是一次性的。根据《新塑料经济》(New Plastics Economy)报告显示,从全球来看,塑料垃圾一般采用填埋方式处理,只有14%的塑料被回收。而在回收的塑料制品中,多数再利用价值不大,不能被再次循环利用,因为再加工过程中折损了它们的质量。事实上,最终只有2%的塑料能被系统地重复利用。
据《2017中国零售业节能环保绿皮书》和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每年使用塑料袋7300亿个,塑料包装占到整个塑料市场的20%-30%。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以一次性塑料食品包装为切入点,探索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减量和替代方案。
SDGs 7/9/11/13
如何说服一个习惯私家车通勤的中国一线城市居民在一周内减少两天私家车出行,转而使用绿色出行方式(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组合出行)?
from 野生救援(Wild Aid)
由机动车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汽车是机动车大气污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超过80%,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超过90%。1辆普通机动车停驶1天,能够减排12.4 公斤二氧化碳。1辆私家车如果每天少开1公里,1年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1棵15年树龄的杨树1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如果每人每天骑行1公里代替开车,可减少 270克碳排放和4.2克污染物排放。
本题需要学生在充分了解一线城市居民选择私家车出行的原因,及导致其不愿改变出行方式的各方面因素后,从公共政策、城市规划建设、居民日常通勤需求等方面,分析绿色出行方式相比较于小汽车出行的优势(如方便、快捷、准时、轻松),提出鼓励公众以无车出行代替私家车出行的意识提升方案。
SDGs 11/12/13/14/15
如何有效降低中国居民的人均肉类消费量?
from 野生救援(Wild Aid)
过去10年,中国居民因不合理膳食引发的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显著升高。同时,过度的肉类消费导致畜牧业大规模扩张,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产生的温室气体超过了交通运输业排放量的总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中国居民人均食肉量应为27.4公斤/年,即比现阶段的人均食肉量减少50%。请针对我国居民肉类比例过高的膳食结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餐饮业食品供应方案、居民个人饮食行为习惯等方面,提出适用于餐厅、家庭的建议和可行的解决方案,引导公众选择少肉类、多蔬食的饮食习惯,优化膳食结构,进而减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SDGs 9/11/12/13
青年人作为网购消费的主力军,怎样让城市快节奏青年人重新认识生活中习以为常但并未了解其价值和对环境影响的消费品,关注物品“生产”和“丢弃”过程中环境所付出的“价格”,而不仅仅被“促销价格”诱惑绑架?
from 成都集思青年公益发展中心
垃圾减量需从源头做起,青年人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易介入改变的时期,是消费观的转变和教育的关键时期。青年人作为网购消费的主力军,如何重新认识生活中习以为常但并未了解其价值和对环境影响的消费品,关注物品“生产”和“丢弃”过程中环境所付出的“价格”,而不仅仅被“促销价格”诱惑绑架?
SDGs 7/11/12/13
继垃圾分类之后,如何培养社会垃圾减量的意识(如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使用一次性餐盒等)?
from 零废弃联盟
“垃圾减量”一般是指源头减量,即避免垃圾,而不是垃圾产生后再考虑怎么处理。比如,一次性塑料餐盒已经使用,然后再考虑把它洗干净、回收、重新造成塑料颗粒,再去做其他塑料制品。这个流程虽然减少了进入填埋场、焚烧厂的垃圾量,但并不是源头减量。只能称之为“循环再生”。垃圾管理优先顺序(reduce、reuse、recycle)里面属于recycle,其实是相对低级的。我们说的“垃圾减量”,是指一开始就不要用一次性餐盒,而是用耐用餐盒,再用一定的流程回收、清洗、消毒、重新配送。不断重复使用同一个餐盒。这就是“重复使用”-reuse,相对更高级更环保。
SDGs 9/11/13
如何设计一个方案将所在社区打造成未来可持续性的生态社区?
from Cong Yuan, New South Wales University
生态社区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下兼顾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而建立的美好和谐人居环境,其规划方法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对绿化环境、能源消耗、排放污染、设施布局等方面均有要求,和传统小区相比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人工与自然的协调,是未来理想人居发展的方向。现阶段我国住宅仍以传统小区为主,能源结构、居住环境和社会关系等均有待提升;商业主打的生态小区主要着眼于自然环境,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社区。
SDGs 7/9/11
化工园如何规范化环境管理?
from 绿石环境保护中心
第二批环保督察"回头看”已正式开始,一切违反环保的企业都会被重点督察。
这些被停产的化工园,该如何规范化环境管理?
SDGs 6/7/9/11/12/13
如何可持续地推动垃圾分类?
from Nancy, Tongji University, former 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intern
垃圾分类(Garbage classification),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但是我国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出现了各类问题,因此如何从政策、技术、管理、教育等方面引导人们更好地可持续地推进垃圾分类?
SDGs 7/9
“循环经济不经济”困局怎解?
from 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
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合理路径,却也有着“不经济”的现实尴尬。1990年到2010年,中国累计节能量占全球的58%。但是,近年来循环经济领域里不少企业的日子却并不好过:一些废物回收利用企业利润空间小、循环生产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表示买不起或不愿购买循环设备和产品。“循环经济”陷入了“不经济”的尴尬困局,如何跳出这个困局备受关注。
SDGs 12/13
如何让人们接受“丑食”?
from 野生救援WildAid
食品生产是全球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品质和追求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追求不再只是“好吃”,还要“好看”,尤其是一些有机蔬果。这导致了每年约有13亿吨粮食在食用前被丢弃,约25%-30%的胡萝卜由于体型或外观缺陷无法进入超市。“丑食”绝大部分都是不该被剩下的好食,一样能做出美味的佳肴。鼓励人们接受“丑食”,减少食品浪费和全球排放,刻不容缓。
SDGs 6/7/9
如何从制度设计和行为模式层面提高城市建筑能效?
from 宜可城ICLEI
建筑物占全球能源需求量的1/3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4。若能在各区域内大规模实施现有的节能技术,全球建筑能源需求可在2050年前减少1/3。高效建筑未能获得广泛应用的障碍,主要在于制度设计和行为模式,而非技术或财务。那么,如何通过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的合作,促进城市建筑向高效建筑转型呢?
SDGs 9/11/12/13
如何使社会经济恢复计划更具有弹性?
from 世界未来委员会 World Future Council
COVID-19造成了全球性的危机,在后疫情时代,各国都开始制定经济恢复计划。如何将即将执行的经济恢复计划和零碳发展计划,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更具弹性、包容性和再生性的、更健康的经济和社会,以改善全球所有公民的生活方式。政府在设计后疫情经济恢复计划时,应该以长远的眼光来应对危机。这场危机也可能为全球能源快速转型提供了机会。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许多政府的经济复苏计划都被标记为“绿色”。但是,从排放的角度来看,应对08年金融危机的经济复苏措施,仍是能源和碳密集型的。200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4亿吨,但在2010年又反弹了17亿吨。在应对这次的危机时,我们不应该再重蹈覆辙了。
SDGs 9/13
如何从制度到管理和技术的多层面开展可持续的海洋创新?
from 创绿研究院
过去的十几年间,对于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以及当下人类活动的形式和规模对海洋带来的威胁,人们又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认识。然而,在气候变化等全球尺度的驱动因素作用下,海洋生态环境正加速恶化,而开展有效行动的窗口正在关闭,国际社会需要迅速采取更进取的保护行动,以确保未来在全球升温2℃的情境下海洋依然能够为人类的福祉持续提供服务。2020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为可持续的海洋创新”,关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且支持从制度到管理和技术的多层面的海洋创新,是我们都应思考的问题。
SDGs 15
考虑环境经济社会因素,何种土地更适合作为农业用地,如何设计制度以及方案来保护农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from 上海纺织设计研究院
根据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用于作物和畜牧生产的农业用地约47.5亿公顷,其中耕地面积超过15亿公顷。其中耕地仅占全球各类土地的13%,但已退化的耕地却占到所有退化土地的29%。随着城市化的加剧,自2000年至2017年间,农业用地面积总体变化幅度较小,但人口的增长,人均农地面积减少了20%,2017年约为0.19公顷/人。
由于近年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气候变化以及农作方法的不可持续的影响导致土壤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实为重中之重,粮食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土壤,水资源以及土地的保护。由于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加剧了土地需求的矛盾,且有一部分土地,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大量的土地盐渍化,导致土地退化,资源无法被可持续利用,那么如何使得公共部门和私人机构或者企业以及当地社区进行合作,促使农业用地被合理的保护且得到可持续的利用呢?
SDGs 12/13/14
纸吸管,铁吸管,塑料吸管-哪种是最环保的选择?
from 碳寻(上海)
限制单次使用塑料制品的消费已成为全球环保议题,吸管作为其中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据统计,全球每天使用的塑料吸管数量高达5亿根,而这些塑料吸管往往无法被回收和降解,最终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寻找替代品,许多人开始重新关注传统的纸吸管和铁吸管。与塑料吸管相比,纸吸管和铁吸管都具有可降解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的优势,但也存在使用难度和卫生风险等问题;塑料吸管则因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和多样化的形状和颜色而备受欢迎,但其不可降解的性质对环境造成长期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吸管的优缺点,以找到最环保的选择。请探讨各种吸管的可持续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促进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SDGs 11
如何实现“无废”城市的发展方式?
from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我国是世界上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700亿吨。我国固废资源化利用率在50%左右,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存在产生量大、利用不畅、非法转移倾倒、处置设施选址难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成为了我国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被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党和国家在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如何借鉴国内外对固体废物处处理处置的相关先进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合适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式。
SDGs 15
如何从空间到技术和管理的多层面保障农田质量
from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各地国土空间规划纷纷接近尾声,此类项目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划定“三区三线”,即在顶层规划中划定生态空间、农业空间、生产空间界线,其中保障农田面积为重中之重。顶层规划从空间上有力保障了农田面积,但现实中部分区域的农田质量并不能有效保障,根据现实观察,发现现状部分农田质量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区域为复垦农田,存在土壤污染问题;二是位于建设用地边缘的农田管理不得当,受到水淹及人为活动等的影响;三是部分穿越农田的高架交通设施遮挡范围较广,影响庄稼长势。为了促进农田数量、质量和生态的全面管护,如何从农田面积保障、农田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改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节水等各方面开展工作,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SDGs 9/11/12
天然环保材料的利用
from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
人类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材料。当下所使用的材料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非环保材料。如之前的塑料等,该类材料是目前我国固体废物较难处理的一大部分,难于降解,部分材料对生物存在毒性,其管理不善将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2、人工合成环保材料的利用。进入21世纪以来,合成生物等学科逐渐兴起,通过对部分微生物的微观结构进行生物改造,实现了环保功能材料的制造,该类材料具有环境友好性,但是技术门槛高,推广还需要进一步发展。3、天然环保材料,诸如木材等。天然环保材料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易于产生且通过简单加工便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的材料。该类材料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功能,同时易于获得再生,在目前的环保功能材料应用中,占据的重要的地位。
请深入思考如下问题:1、当前有哪些较为理想的,可以广泛应用的天然环保材料?2、类似天然环保材料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较为妥善的应用?如何促进环保功能材料的充分利用?
SDGs 12
植物肉和“人造肉”在中国有未来吗?
from 环保桥(上海)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传统肉类的消费量迅速增加。然而,肉类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现。据估计,每只反刍动物平均每天产生250升至500升甲烷,还有二氧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传统肉类的生产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已经超过了交通运输行业的排放。此外,肉类生产也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这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植物肉和人造肉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肉类替代品,让人们能够在不用杀害任何动物的情况下就能享用肉类。植物肉是一种以大豆、豌豆、小麦蛋白等为主要原料的肉类替代品,其口感和营养价值与传统肉类相似。而“人造肉”则是一种通过细胞培养技术,生产与传统肉类相似的肉类产品。
然而,对于“人造肉”行业来说,食品安全问题、市场监管与推广问题、食物口感和价格因素都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请思考如何在中国推广植物肉与“人造肉”,以及如何看待植物肉与“人造肉”是否能够完全代替动物肉?
SDGs 14
针对河流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如何设计水体净化方案?
from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成为了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水资源污染问题中,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十分严重,经常发生赤潮、水华。水体富营养化会降低水体的透明度,使水质变得浑浊,水体气味变得腥臭难闻。且向水体释放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也会消耗水体的溶解氧,破坏水体生态平衡。请通过分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来给出可能的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案。
SDGs 13/15
如何降低稻田甲烷排放?
from 上海至道碳科技
中国是世界的水稻大国,稻谷产量居世界第一。这对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都是一个重大贡献。然而,稻田在淹水的条件下,空气和土壤被隔绝开来,形成了一个厌氧环境。稻田土壤中的腐烂植物体等有机物被产甲烷细菌分解,便会形成甲烷。而甲烷,同我们所熟知的二氧化碳一样,也属于温室气体,其过度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
作为全球水稻产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的稻田甲烷排放数量不容忽视。根据2018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2014年中国共排放甲烷5529.2万吨,来自农业活动的排放达到2224.5万吨甲烷,其中水稻种植排放的甲烷达到891.1万吨,占农业活动排放的40.1%,是一个需要警醒的数字。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版报告,100年的时间尺度上,甲烷的全球变暖潜能值是27.9。也就是说,相同质量的甲烷与二氧化碳,前者在一百年的时间内造成全球变暖的能力是后者的27.9倍。因此,降低稻田甲烷的排放,便显得尤为迫切。那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甲烷排放呢?
Copyright 2018 - 2022 Sustainability Innovation Program | A Program of Envirothon China
Envirothon China is an official partner nation program of NCF-Envirothon - Credit Page (VPN Required)
and is authorized by Envirothon on introducing Envirothon programs and arranging China's own local programs.
Envirothon China现由上海术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与管理,若有任何事宜敬请电邮至 contact@envirothon.fun 或致电 021-62128921
声明:Envirothon China及Envirothon相关学术实践活动并非由教育部或相关政府部门举办,
其活动成绩也不与国内任何高校本科招生直接挂钩
网站相关:本网站为术松教育为Envirothon China 可持续创新活动设立的品牌独立站点,使用第三方建站平台搭建,
仅用以Envirothon China 可持续创新项目相关信息的展示与公布,不提供用户登录注册相关功能,不涉及Cookies和用户隐私信息的使用。
作为独立品牌,Envirothon China的站点及相关活动参与者信息数据,不与术松教育旗下非Envirothon品牌业务共享和联通。